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原地怠速热车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来了

2025-06-04 16:40 发布

答案是否定的。

原地怠速热车的弊端有以下几点:首先,原地怠速热车速度慢。怠速时,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都很低,发热量也很少,所以升温速度很慢,可能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其次,发动机的水温和机油温度并不同步,水温升高了,并不代表机油温度也升高了,机油温度通常要比水温慢一些,所以即使水温表显示正常,机油可能还没有充分润滑发动机的各个部件。此外,原地怠速热车容易产生积碳。怠速时,发动机的气流速度很慢,燃油雾化不充分,燃烧不完全,容易产生积碳,降低发动机的压缩比和动力,增加油耗和排放,甚至导致发动机抖动、动力不足、启动困难等故障。

另外,发动机的电脑会根据温度调节喷油量,低温时会增加喷油量,以便尽快升温,这也会增加积碳的风险。原地怠速热车控制粗糙。怠速时,发动机的工况比较复杂,很多参数都处于微量区间,数据精度较低,电脑控制的精细度也较差,容易出现喷油、点火、正时等方面的误差,影响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应该尽早让发动机进入中高负荷的工况,提高控制的精度和效率。最后,原地怠速热车不环保。怠速时,发动机的排放污染物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冷启动后的一分钟内,由于燃油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以及三元催化器没有达到工作温度,导致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大量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原地怠速热车也是一种浪费,白白消耗燃油,增加油耗。

综上所述,原地怠速热车是一种错误的用车习惯,不仅不能保护发动机,反而会伤害发动机,也不利于环境和经济。

那么,正确的热车方法是什么呢?正确的热车方法应该是动态热车,即在发动机启动后,等待十几秒,让机油压力升高,然后挂挡起步,低速缓行,保持发动机转速在2000转以下,不超过3000转,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等剧烈操作,直到发动机水温升到正常工作温度,再恢复正常驾驶。这样既可以让发动机快速升温,又可以充分润滑,减少磨损,提高性能,节省油耗,减少排放,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热车方式。当然,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发动机,不同的环境,热车的时间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还要参考车辆的说明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要记住一句话:冷启动热车有必要,原地热车要控制,水温不动别快跑。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