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正月十一要做啥 正月十一的风俗是什么

正月十一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也被称为“子婿日”。除了祭拜祖先、拜年、贴春联等传统习俗外,正月十一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活动。

正月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也叫“迎婿日”。在古代,叫“归宁”,满大街都是提着礼物、准备随妻子回娘家的男子。而正月十一则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既是对归宁节的回敬,也寓意着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行彩桥是潮汕地区的一项重要民俗事象。在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人们会三五成群,兴致勃勃地涌向彩桥。行桥头时,人们会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祈祷语,比如带着小孩的人说:“行桥头(或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说:“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怀孕的妇女说:“摸桥(或狮)耳,生阿弟”。

除了行彩桥,正月十一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迎紫姑,是广东地区的习俗,表示感谢一年来厕所的庇护,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更是保护家庭和睦幸福,健康美满。还有贺“添丁”,宾阳地区会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正月十一还有吃烙合子、吃春饼、吃小鸡蘑菇炖粉条等传统美食。

在正月十一,我们还可以欣赏到舞龙的表演,这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身长约40米,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舞龙时,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总的来说,正月十一是一个充满传统和民俗的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习俗,让人们在欢庆中感受到家庭、社区的温暖和幸福。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