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YU7正式发布,这款新车基于小米摩德纳平台技术架构打造,计划于7月上市。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款新车的产品力如何:
外观方面,新车延续了小米SU7的设计,车头采用了封闭式造型,机舱盖前端是小米的银色车标。前包围两侧设有三角形的通风孔,中间位置则加入了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前大灯组具备180度超广角照明功能,上半部分为镂空设计,嵌入风道,与前舱盖打通。值得一提的是,新车配备有蚌式铝机舱盖,容积达到141升的前备厢,并支持电动开合。在配色方面,前期将提供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三种选择。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全系标配组合辅助驾驶系统,搭载了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配备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具备700TOPS的算力性能。
车身侧面,采用轿跑车身设计,配备了无框车门和黑色四轮轮眉,车身比例感十分协调。新车强调空气动力学,进行了40多处风阻优化,风阻系数为0.245Cd,配备10组贯穿式风道和19个风口。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
车尾设计方面,新车配备了镂空式尾部扰流板和小鸭尾造型的尾翼,贯穿式倒C字形尾灯组与小米SU7的尾灯造型有所区别,整个尾部看上去更具层次感。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了环抱式座舱布局,取消了传统仪表盘,配备了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三块MiniLED屏幕),能显示驾驶相关的信息。中控屏幕尺寸为16.1英寸,采用全新设计的三辐式方向盘,上下均为平底式造型。怀挡式换挡机构使操作更加便捷,悬浮式中控屏左上角显示挡位以及续航里程等信息。
车内用料方面,车顶采用翻毛皮材质包覆,中控台以及车门均使用了皮质材质,并应用橙色缝线。提供松灰色、珊瑚橙、暮影蓝三种配色。副仪表台区域设计有手机无线充电双机位,横向布局杯架,副仪表台下镂空的布局侧面还提供有挂钩。
采用按键式开门方式,车门内侧使用翻毛皮和皮质材质包裹,车顶配备皮质拉手。主副驾座椅为零重力按摩椅,提供一键零重力模式以及复原模式。此外,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支持电动无级调节,靠背最大角度达到135度。B柱位置提供空调出风口,中央扶手后方区域设计有6.68英寸移动控制屏,可以实现控车、导航、调音乐等功能。配备车载冰箱,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
动力方面,小米YU7提供三种不同版本,均搭载小米超级电机V6sPlus。YU7的峰值功率为235kW,峰值扭矩为528N·m,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5.88秒,搭载容量为96.3kWh电池组,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835km。YU7Pro的峰值功率为365kW,峰值扭矩为690N·m,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4.27秒,搭载容量为96.3kWh电池组,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770km。YU7Max的峰值功率为508kW,峰值扭矩为866N·m,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23秒,搭载容量为101.7kWh电池组,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760km。
底盘方面,新车提供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结构,配备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和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最大调节范围为75mm,最高离地间隙可达222mm。
小米YU7竞品包括特斯拉ModelY和智界R7等车型,凭借小米汽车的知名度,这款新车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雷总在解释小米首款SUV为什么没有采用六座版本时,表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更实用和更亲民。这次小米选择不跟随市场上的热门六座版,而是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另辟蹊径,旨在满足更多家庭的实际需求。 小米的决策是基于对市场和用户的深入理解。雷总指出,
国五排放标准第二阶段,通常被简称为“国五二阶段”,是指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旨在进一步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以保护环境和提高空气质量。 国五排放标准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它分为多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
黄灯一直闪烁表示车辆可能存在某种故障或警示。具体来说,当黄灯持续闪烁时,通常意味着车辆的某些系统或部件需要立即检查或维修。这种警示灯通常出现在仪表盘上,提醒驾驶员注意潜在的问题,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或安全隐患。 不同类型的黄灯闪烁可能代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