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其中,初伏从7月16日开始,到7月25日结束,共计10天;中伏从7月26日开始,到8月14日结束,共计20天;末伏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共计10天。
三伏天是指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时期,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它的日期是通过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夏至三庚便数伏”是传统历书规定的入伏标准,即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由于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因此中伏的天数也不同,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呢?一方面,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导致天气越来越热,进入三伏时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一方面,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此外,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更加炎热。
总之,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需要我们注意防暑降温。
俗语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车内开着空调,很容易让人感到困倦,甚至在驾驶过程中打瞌睡。这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会增加疲劳驾驶的风险,因此,夏季出行时需要注意行车安全,合理使用空调。 夏季出行时,为了
俗语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驾驶汽车时若不注意,很容易因疲劳驾驶引发事故。夏天,汽车被暴晒后,车内温度会非常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开着空调,人们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因此,夏季行车应当尽量减少连续驾驶的时间,增加休息的
随着夏日的脚步临近,汽车保养成为了重要的话题。汽车暴露在炽热阳光下,不仅会损害车漆,更会对车内设施造成不可逆的损耗。为了确保您的爱车在夏季保持良好状态,我们为您整理了几个实用的防晒与降温策略,让驾驶变得更舒适。 首先,停车时的细微调整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