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 吃青团的来历

在传统节日中,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传统美食,比如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而清明节这一天,最有名的传统美食就是青团。青团的来历非常悠久,也备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青团的历史故事,有一个传说。相传在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帮助他化装成农民,一同耕地,但清兵并未罢休,于是村里增加了兵哨,检查出村的人是否给李秀成带吃的。农民想了想,踩在艾草上滑了一跤,手上和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采了些艾草回家煮熟,加入糯米粉,制作成青团子,放在青草中混过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香糯且不粘牙,于是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从此,吃青团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青团最早起源于寒食节,这也是最早期的清明节。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百姓在寒食期间要熄炊三天。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这些食品都可以提前制作好,以供寒日节充饥,不必烧火烹饪。

除了青团,过去寒食节还有一种传统美食叫“青饭”,据《琐碎录》记载:“蜀人寒食日采摘阳桐叶,用冬青叶染饭,色青而有光泽。”明代《七修类稿》也说:“古人寒食采摘杨桐叶,制作青色饭食以祭祀,表示迎接阳气,现在演变成青白团子。”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场上的青团和熟藕,是祭祀祖先的必备品,都可以冷食。”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