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制冷剂9成不达标 解析汽车空调制冷下降

2023-12-29 03:58 发布

随着气温的升高,汽车空调成为驾驶者和乘客的必需品。然而,当空调制冷效果下降,甚至吹出热风时,这常常让人感到困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汽车空调的制冷剂泄漏或者性能下降。

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下降的原因

汽车空调系统由许多金属管路组成,这些管路之间的连接处可能存在微小的间隙,导致冷媒(也称为“雪种”)的轻微泄漏。尽管这种泄漏量通常很小,对制冷效果影响不大,但当冷媒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空调制冷能力不足。

车主可以通过观察空调系统上的玻璃猫眼来检查是否有气泡或者管道中的高低压来判断冷媒存量情况。如果发现空调高低压管路的压力均比标准压力低很多,则表明空调系统的冷媒不足。

对于冷媒不足的问题,抽加冷媒通常可以解决问题。目前,市场上抽加冷媒并测试空调系统密封性的费用大约在80-100元之间。正常情况下,加一次冷媒可以使用3到5年。如果冷媒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下降,则可能说明冷媒存在质量问题。

制冷剂市场的现状

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汽配市场上,购买的60种汽车制冷剂中只有5种经过检测合格,合格率不足10%。这些不合格产品通常以成罐的形式出售,价格从10元到20元不等,且都标有R-134a的字样。由于没有专业的检测工具,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这些制冷剂的真伪。

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制冷剂产品,大多数都标注有R-134a字样,车主在选购时应该如何辨别呢?从价格角度来看,R-134a的原料价格约为每吨7万多元,折算下来,一罐净含量250克的R-134a制冷剂,其原料成本就接近20元。而此前被禁用的R-12制冷剂价格最高也只有26500元/吨,这意味着R-12的实际成本只有R-134a产品的1/3。因此,市场上常见的不合格R-134a制冷剂,往往是用R12或其他物质替代的。

在购买制冷剂时,消费者应注意选择价格合理的产品。有销售人员表示,价格在30元左右的产品大多是正品,而价格低于这个水平的产品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当然,仅仅依靠价格来判断并不完全可靠,因为各种制冷剂的价格本身存在差异。在正常情况下,加一次制冷剂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如果一年内制冷效果就明显减退,那么有可能加的是劣质品。

为了避免购买到假冒产品,消费者在添加制冷产品时一定要索要发票。如果发现是假冒产品,可以通过凭证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