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中伏,即在某些年份中会出现两个中伏的情况,导致中伏天数从常规的10天增至20天。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农历中“三伏”的规定所致。根据农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伏天,而中伏通常是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当夏至到立秋日期间有5个庚日时,便会形成一个闰中伏。
闰中伏的出现意味着伏天时间的延长,也即夏季炎热天气的持续。在民间有句谚语:“闰中伏,穿衣秋,寡妇也要脱层皮”,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炎热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中,“穿衣秋”暗示了即使在立秋之后,天气依然炎热,人们仍需穿着夏季衣物。而“寡妇也要脱层皮”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炎热天气下劳作的艰辛。
总的来说,闰中伏是农历历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它反映了夏季炎热天气的变化,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