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惊蛰打雷有什么说法 惊蛰打雷是怎么回事

惊蛰打雷有什么说法?

惊蛰时节打雷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不同地区对于惊蛰打雷有着不同的说法。例如,有农谚说:“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这意味着在惊蛰节气前就已经出现打雷、降雨的天气了。这可能预示着后期以低温阴雨天气为主,对农作物的种植和收成不利。而“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则是指在惊蛰节气前打雷对高山地区的农民来说是好事情,因为山区地势高,利于储水和排水,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此外,“惊蛰闻雷米似泥”和“雷打惊蛰谷米贱”等农谚则表示在惊蛰节气当天打雷预示着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而“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则形象地描述了农民忙于春耕的景象。

那么,惊蛰打雷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这是由于惊蛰后,暖湿空气增强,冷空气阻力增大,形成了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当暖湿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高积雨云,云中的强电场会使正负电荷碰撞放电,从而形成闪电。因此,惊蛰打雷不仅与地面附近气温上升有关,还与冷空气活动和空气中水汽明显增多有关。

在惊蛰节气前后,气温波动较大,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层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的顶部,也不要停留在小型建筑物、车库、工棚、岗亭及附近没有防雷设施的地方。

2. 远离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外露水管、煤气管和其他金属物体。

3. 大树下不宜避开雷雨。如果必须的话,你必须离树干至少5米远,蹲下,闭上双腿。

4. 雷击时,如果有蚂蚁在头、颈、手上爬行,毛发竖立,就意味着会发生雷击。你要迅速趴在地上,以减少雷击的危险,并带走金属饰品、发夹、项链等。

5. 在户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支撑地面,用手托住膝盖,胸部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雷电的伤害。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