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严格按照行驶证上写的准载质量去装货,拉两三个胖子就超载了。
车辆自重大,准载质量太低,轻卡不超载那就没法拉货了。重型车超载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轻卡超载是有的赚和没得赚的区别。另一方面,部分厂家生产的车型自重就已经超过了公告重量,车子装好货箱上好牌,空车都已经超载。
4.5吨怎么来的?为什么轻卡最大总质量不能超过4.5吨?准确的说,是蓝牌轻卡为什么最大总质量不得超过4.5吨。因为即使是同样的轻卡产品,有些厂商会给它准备多个公告,上蓝牌的吨位小一点,上黄牌吨位就大一点,差异的关键点就在于车牌类型。蓝牌轻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里有对车牌的类型、规格、适用车型做明确规定。其中,蓝底白字白框线的小型汽车号牌适用于中型以下的载客、载货汽车和专项作业车。
小型汽车蓝色号牌明显,中型以下载货汽车才能上蓝牌。那么,国家对于中型以下载货汽车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在另一个法规《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2008里面,载货车从大到小依次分为重型、中型、轻型、微型、三轮、低速这几类。前面说的中型以下载货汽车就包含了轻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车长小于6000mm且总质量小于4500kg的载货汽车,但不包括微型载货汽车和低速汽车。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是蓝牌轻卡的两个硬性规定就是不能超过6米长,最大总质量不能超4.5吨。
不超载还想多拉货,怎么办?轻卡超载有风险,一抓一个准,想要合法的赚钱怎么办呢?目前来看只有3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第一种,上黄牌。这样就成了法规上定义的中型载货车,最大总质量根据不同厂商的公告,最大可以做到12吨。但是这样一来车辆的运营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上牌费用、保险、过路费都会比蓝牌车高许多,并且还需要B2驾驶证,各方面要求都变得更高。
黄色号牌第二种,轻量化。是的,不想上黄牌还要合法赚钱那就只能走车辆轻量化路线。降低车辆本身的自重,就能多拉货。国内的轻卡现在发展有点不健康,车型完全不是按照4.5吨总质量去设计的,本身就具有超载的潜力,导致很多零部件用料都过重。如果真要合法标载,厂商出的轻量化车型就能满足承载需求,不需要那么大规格的底盘。
轻量化箱体轻卡第三种,使用封闭货车。在欧洲市场,城区配送轻卡车型很少见,更多的是VAN车型,也就是咱们说的封闭式货车,福特全顺那一类车型。封闭箱式货车如果装货量不大,载重量1.5吨以下,使用封闭货车要比轻卡更具优势。以福特新全顺为例,自重1.965吨,最大总质量3.495吨,可以合法装载1.53吨货物,大部分4.2米货箱的轻卡准载质量也才1.495吨。前轮独立悬架的封闭式货车舒适性、操控性各方面都要强于轻卡车型。外形像乘用车的封闭式货车在路上相对来说交警找麻烦的概率都更低。
轻卡超载屡禁不止不是单方面的问题。首先厂家生产的车本身就具备超载的潜力,车型规格各方面都很大。其次是用户自己的问题,车子买回来,看着那么多一个车,如果只能拉一两吨货感觉很可惜,货箱都装不满一半,再加上车子本身具有重载潜力,多拉一点也毫无压力。法规是清清楚楚,蓝牌车就是那么大的总质量,某些购车者想要有黄牌车的载重能力,却只想支出蓝牌车的费用。此外,各城市法律法规问题,有些用户不想躲猫猫,愿意多掏钱上黄牌,但是城市法律法规又限制了黄牌车通行,不上蓝牌业务没法做。
综上所述,蓝牌轻卡限重4.5吨是合法合理的,只是不合你心意而已。
近年来,随着年轻化的市场趋势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轻卡用户不仅追求车辆的智能化配置,还希望车辆在经济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方面有卓越表现。这种双重需求正在推动轻卡市场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经济的方向发展,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今天,我们来聊
蓝牌轻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拉货,如果货物重量在两吨以内,高速费用的计算方式相对简单。 首先,蓝牌轻型卡车的高速费用一般按照车长计算,而不是按货物重量计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蓝牌轻型卡车的收费标准是5角钱一公里,这个价格相对经济实惠。然而,如果
蓝牌轻卡超载上高速的收费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定,蓝牌轻卡的总质量应该不超过4.5吨,如果超载,通常情况下是无法上高速的。如果车辆勉强通过了检查,那么在上高速时,按照轴数和里程进行收费。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的收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