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夏是5月5日20点25分46秒,农历四月初五,星期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020-2030立夏时间表
2020年5月5日08:51:16
2021年5月5日14:47:01
2022年5月5日20:25:46
2023年5月6日02:18:34
2024年5月5日08:09:51
2025年5月5日13:56:57
2026年5月5日19:48:27
2027年5月6日01:24:53
2028年5月5日07:11:51
2029年5月5日13:07:24
2030年5月5日18:45:54
立夏天气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在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这时候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
立夏有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立夏民间有趣的习俗
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立夏是一个标志着春天结束,夏天开始的节气。在这个时候,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人们也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影响睡眠和情绪。根据我们的理论,自然界的气候和温度会对我们的身体状态产生影响。 立夏是否适合同房呢?古人认为,在四立的时候,即立春、立夏、立秋、
立夏即将到来,这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开始。对于立夏的真正含义,我们可能只是略知一二。立夏意味着告别春天,迎接炎热的夏季。"立"代表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着四季的开始。立夏是夏季开始的重要节气,阳光增多,气温升高,雨水也逐渐增加,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吗?今年什么时候入夏?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文意义上的夏季开始。然而,从气候学角度来看,立夏并不意味着整个国家都进入了夏季。此时,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甚至刚刚步入春季。 在立夏时节,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