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为什么清明节前一天叫寒食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寒食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最初是与清明节分开的。寒食节这一天是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饭,因此也被称为“冷节”或“禁烟节”。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人们会禁烟火,吃冷食。那么为什么清明前一天会被称为寒食节呢?这里有一个历史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发生了一件被称为“骊姬之乱”的事件,导致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流亡国外。重耳身边的随从介之推对重耳忠诚无比,甚至为了救他不惜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他吃。重耳后来成为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但对介之推的恩情却渐渐淡忘了。当晋文公派人去请介之推时,介之推已经隐居山中,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见晋文公。临死前,介之推留下遗言,希望晋文公成为一个清正廉明的君王,让朝政更加清明。因此,晋国在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开始禁烟火、扫墓、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的习俗逐渐传遍了中国,但因为“清明”和“寒食”的日子非常接近,后人便将寒食与清明合在了一起。有些地方将寒食分为“大寒食”和“小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大寒食,而清明节这一天为小寒食。但如今,寒食节和清明节已经被统称为一个节日。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