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夏是农历的四月初五,对应的阳历时间是5月5日20点25分46秒,星期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巳月的起始。立夏的“夏”表示大,意味着春天播种的植物到这时候已经直立长大了。立夏时节,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是夏季的开始。
以下是2020-2030年立夏时间表:2020年5月5日08:51:16,2021年5月5日14:47:01,2022年5月5日20:25:46,2023年5月6日02:18:34,2024年5月5日08:09:51,2025年5月5日13:56:57,2026年5月5日19:48:27,2027年5月6日01:24:53,2028年5月5日07:11:51,2029年5月5日13:07:24,2030年5月5日18:45:54。
立夏有一些有趣的民间习俗,例如迎夏、秤人、斗蛋游戏、做夏和食面食。
1. 迎夏:古代帝王会在立夏这一天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人们会穿朱色礼服和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是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这些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
2. 秤人:立夏吃罢中饭,人们会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家家户户轮流坐到凳子上秤人。这习俗寓意着人们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健康。
3. 斗蛋游戏:孩子们会在立夏这一天进行斗蛋游戏,用丝网袋套住煮熟的鸡蛋,然后进行比赛。
4. 做夏:立夏时节,福州有一种叫做“做夏”的风俗,人们会煮鼎边糊(又称锅边糊),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味道极为美味。
5. 食面食:立夏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制作和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规律和民俗智慧。"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这句谚语,深刻描绘了立春和惊蛰这两个春天的转折点。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冬季的结束与春天的新生,其日期通常在公历2月3日至5日之间,是万物复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年划分为12个节和12个气,犹如竹节间的自然节奏,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节气的划分:每个月,我们都会经历一个节和一个气的交替,如立春、惊蛰、清明等12节,它们代表着季节的转换
欢迎探索古老智慧的魅力:二十四节气的深层解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犹如一个精准的时间刻度,代表着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它们不仅标志着气候变化,还是农事活动的重要指南。让我们一起揭秘这富有诗意的时节序列: 夏至与冬至,阳光直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