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厂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许多“十吨王”车型。例如,中国重汽豪沃轻卡就是其中之一,凭借这款车迅速进入行业前七名。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提升了销量,但从长远来看,却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其次,执法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轻卡在4米2的厢式货车中,从治理环境来看,不管拉载2吨还是10吨,都很少有执法者在路上查车。只有在高速公路上,重卡才会被拦下过磅检查。因此,轻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执法空白期”,这进一步助长了超载行为。
卡友鹏程万里对这种双重标准表示不满。他指出,路政按轴罚,而交警则按行车证罚,二者标准不一,导致尺寸难以把握。另一位卡友奋斗则建议,应将4.2米蓝牌的总重提高到8吨,以适应目前车辆自重的情况。
还有一种应对策略是直接上黄牌,不上蓝牌。这样可以避免超载的问题。然而,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在需要进城送货时,蓝牌车往往更为方便。
问题的核心在于轻卡超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蓝牌车在城市中的限行规定更加严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厂家都推出了重载版车型。然而,这种做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超载的问题。
2016年8月9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了二轴货车车货总重还应当不超过行驶证标明的总质量。这意味着,即使车辆标有18吨的总质量,如果行驶证标明总质量为4495千克,而过磅显示为17300千克,仍然属于超限超载。
针对这种情况,政策层面的本身就有缺失。例如,有的车规定车货总重不超过2.8吨,但光车重量就超过了2吨,司机还怎么拉货?因此,用户买车的初衷是为了赚钱,不拉五六吨,显然失去了商用车的意义。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政策制定者需要明确标准,厂家需要生产符合规范的车型,执法者需要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轻卡超载问题需要从政策、市场和执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货车超载是否能够上高速公路,以及超载是否会受到扣分处罚,是许多车主关心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货车超载不仅不能上高速公路,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首先,货车超载上高速公路是严格禁止的。车辆超载不仅会增加车辆的行驶风险,还会对道路造成严重损害
货车超载20%的处罚为200元罚款。以下是详细的处罚条例:根据相关规定,货车超载未达30%的情况,处以200元至500元罚款;超载30%以上或违反规定载客,则处以500元至2000元罚款,并可扣留车辆。此外,对于运输单位,如果车辆被处罚后仍
货车载人超载不仅严重威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违反了交通法规。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了解一下货车载人超载的判定标准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货车载人超载的判定主要依据车辆的核定载人数和实际载人数。核定载人数是指车辆设计时规定的可以承载的最大人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