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省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轮胎工业发展迅速,孕育了多个杰出的轮胎制造商,包括正新橡胶、建大轮胎、南港轮胎、华丰橡胶、泰丰轮胎等。近期,这些企业的半年经营数据已公布,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它们的业绩表现:
这五家轮胎企业上半年总营收为722.06亿新台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泰丰轮胎的营收下滑超过70%,而建大、南港、华丰橡胶则业绩显著增长,正新橡胶则略有下滑,但幅度不大。从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来看,泰丰轮胎利润下降严重,其余四家企业则均表现出增长趋势。
正新橡胶上半年营收为47,968,422仟元新台币,净利润同比增长25%,达到10.24亿元新台币。其增长主要得益于价格政策调整、高价值产品的销售增长以及海外市场推动。高价值产品包括正新在4月份发布的首款新能源轮胎黑钻E·X1和玛吉斯一系列高端轮胎产品。
建大轮胎在2024年上半年表现出色,净利润达到861,215仟元新台币,同比增长了100倍以上。董事长杨启仁表示,建大轮胎在汽车轮胎市场营运平稳,并预计在疫情后可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公司将继续进行扩张计划,如在越南扩大生产PCR和LTR轮胎的工厂。
南港轮胎在经历了美国“双反”政策的冲击后,逐渐恢复了元气。上半年销售额达到43.69亿元新台币,营业利润攀升至10.75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率高达77%。南港轮胎指出,业绩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市场复苏和市场战略的积极调整。
华丰橡胶上半年业绩也实现了高增长,营业利润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57.75%,净利润攀升66.33%达到0.83亿元。去年6月,华丰橡胶出售了常熟工厂的土地和厂房设施,这可能对其上半年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泰丰轮胎则延续了下降趋势,上半年营收仅有0.25亿人民币。由于产线暂转东南亚,泰丰轮胎在台湾已无产能。其业绩能否在下半年实现增长,仍需观望。
从整体来看,除泰丰轮胎外,其余四家企业表现均向好。正新橡胶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布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建大轮胎则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全球化的市场战略实现了显著增长;南港轮胎在逆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华丰橡胶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轮胎市场需求的增长,台湾轮胎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近日,山东吉路尔轮胎有限公司发生重要人事变动,法定代表人由“司品波”变更为“李明”。司品波自吉路尔成立之初,便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吉路尔轮胎成立于1998年,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轮胎及丁基胶、
HANKOOK 指的是韩泰轮胎,这家韩国轮胎品牌成立于1941年,是韩国最早的轮胎企业。 韩泰轮胎在韩国首尔设有总部,为多种车型提供子午线轮胎,包括乘用车、轻型卡车、卡车、大巴、特种赛车等。在全球五大研发中心的支持下,韩泰每年将约 5% 的
山东轮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出色。 以赛轮集团为例,该企业凭借其“液体黄金轮胎”和“橡链云”等创新技术,成功跻身全球轮胎行业的前十强。 玲珑轮胎则在智能成型设备方面取得了多项专利,通过技术改进提升了智能轮胎的采集精度,实时获取轮胎的工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