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重点介绍EZ-6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计划购车的人提供参考: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亮点。EZ-6在科技配置方面进行了显著改进,配备了一块14.6英寸的大尺寸中控屏,这与马自达此前宣布取消大尺寸触摸屏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中国市场,这款车型在移动互联体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在线影音娱乐、四区域语音识别、手势控制、面部识别、声纹识别以及手机APP远程控制等主流功能。然而,如果能搭载最新的骁龙8295芯片,将会使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
其次,从价格角度来看,EZ-6的定价策略也颇具吸引力。在上市前,马自达公布的预售价为16万元起,但实际售价比预售价低了2万元,仅为13.98万元起。与同为中级车的阿特兹相比,EZ-6的价格更为实惠。尽管如此,市场上竞争激烈,尤其是雅阁和凯美瑞等合资车型纷纷通过降价促销,因此消费者是否会因马自达的Logo而多支付2万元,仍需观察。
然而,EZ-6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燃油车时代,马自达凭借出色的操控性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EZ-6的动力系统由长安提供,与深蓝SL03的动力参数基本一致,马自达能做的改进有限。此外,马自达引以为傲的变速箱在新能源车型上已不见踪影,仅能依靠底盘调校来保持一定的操控性能。
此外,马自达作为一个善于讲故事的品牌,在燃油车时代深受年轻人喜爱。然而,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马自达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稍显迟缓,导致品牌影响力有所下降。在消费者眼中,马自达Logo是否值得额外支付2万元,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尽管马自达EZ-6在某些方面表现平平,但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即由本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外资品牌负责品牌和市场推广。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技术的反向输出,也为其他品牌提供了借鉴。尽管马自达的体量不大,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尝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