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发生交通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2025-06-23 17:33 发布

首先,立即停车: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必须马上停车,确保安全。停车后,应拉紧手制动,关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并在夜间开启示宽灯和尾灯。在高速公路上,还需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其次,及时报案。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或委托路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交警报案,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以及伤亡情况。在交警到达前,不得离开现场。必要时,可以同时向医疗单位、急救中心或消防部门求助;

随后,抢救伤者。如果事故中有人员受伤,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在没有过往车辆或救护车的情况下,可动用肇事车辆将伤者送医,但需标明车辆原位并留人看护现场;

接下来,保护现场。保持现场的完整,能够为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提供重要证据。除非因抢救伤者和财产需要,否则不得擅自移动现场的车辆、伤者或物品。必须移动时,应标明位置;

最后,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关闭车辆引擎,消除潜在火灾隐患,严禁在事故现场吸烟。对于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应立即告知警方和消防人员危险物品的化学特性,如是否易燃易爆、是否腐蚀性及装载量和泄漏量等信息,以便采取防范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果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驾驶人应立即抢救伤员并迅速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伤员需要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应予以协助。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且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事故,当事人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并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对于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事故,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