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追尾后肇事逃逸如何判定

2025-06-24 09:58 发布

当发生追尾事故时,若肇事者未按照交通法规要求停车处理,而是选择逃离现场,以避免承担法律责任或逃避赔偿,则被视为肇事逃逸:

具体而言,肇事逃逸的判定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事故现场的情况、肇事者的行为表现、逃逸后的行为等。事故发生后,若肇事者未立即停车查看情况,而是加速驶离现场,或者在事故现场留下虚假信息后逃离,均可视为肇事逃逸。若肇事者在逃逸后通过其他方式得知事故情况,但未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告或采取补救措施,也将被视为肇事逃逸。

对于追尾后肇事逃逸的行为,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应的罚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肇事逃逸者将面临以下处罚:

不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对肇事者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于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行为,如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肇事逃逸者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在交通事故中,并非所有离开现场的行为都构成肇事逃逸。根据交管部门的规定,以下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且双方已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并达成协议后,若一方反悔并报案,此情况下不构成肇事逃逸。若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在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此行为同样不构成肇事逃逸。当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且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并留下真实信息,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也不构成肇事逃逸。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立即停车,然后报警等待交警到场处理。如果有人受伤,应该立即进行救助并同时报警。最重要的是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如实陈述事故经过。请务必遵守法律,不要选择逃逸。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