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入门级的超豪品牌,保时捷2023年中国销量同比下滑了15%。
然而,下滑的不仅仅是保时捷,宾利、法拉利和劳斯莱斯等传统超豪华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也显著下滑。2023年,宾利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了3480辆,虽然看起来不少,但与2022年相比,销量下滑了15%,中国市场成为宾利销量下滑最明显的市场之一。
在婚车界享有盛誉的劳斯莱斯,销量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同比下滑了12%。同样,法拉利、阿斯顿马丁和兰博基尼等超跑品牌也经历了销量的下滑。法拉利三年来首次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中国成为了其唯一下滑的细分市场;兰博基尼在华销量同比下滑了17%%,从第二大市场跌至第三位;阿斯顿马丁的跌幅最为明显,同比下滑了31%%。
经济学上有个现象,奢侈品消费在整体经济不景气时会有所增长。然而,在2019-2022年期间,尽管各个品牌的销量有所起伏,但整体而言,超豪华市场仍然保持上涨趋势。尤其是2021年,超豪华市场的整体销量几乎可以用暴涨来形容,同比上涨了33%%。但到了2023年,超豪华市场的整体销量竟然下降了14%%。
我们都知道,购买超豪华品牌的用户群体大多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他们通常不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炫富行为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会存在。超豪华品牌销量的下滑,不是因为富人们变得务实了,也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买车了,而可能是这些品牌对中国富人们的吸引力减弱了。
购买超豪华品牌的心态主要包括:玩车、享受、品牌带来的身份加持以及话题性。但在新能源时代,燃油车内燃机动力性能的天花板已经很低。买一辆超跑玩车,追求的无非是尖端技术极限压榨的动力性和操控性,体验速度的激情和驾驶乐趣。然而,高扭矩电机已经突破了动力性能的天花板。如今,十几万元的纯电车都能与法拉利、兰博基尼媲美,这使得超豪华跑车的技术性和可玩性大大降低。
论豪华体验和享受,国内用户对豪华概念的理解已经从过去的强调用料做工、配置的传统豪华,转变为强调科技豪华。智能驾驶、智能底盘、语音交互、各种大屏等科技元素比过去的真皮座椅、豪华音响、大空间更具可玩性、话题性和社交属性,更有科技豪华的氛围。
近年来,中国高端品牌借助新能源技术不断向上发力。虽然从品牌底蕴上还无法与传统超豪华品牌相比,但在产品力和话题性上,已经超过了这些品牌。最典型的是价格突破百万元的比亚迪仰望品牌。仰望的首款车型仰望U8售价达到109.8万元,去年12月单月销量达到1593辆,今年1月又卖出了1652辆,单月销量就已经超过了部分超豪华品牌在华一年的销量。
在国内一二线大城市婚庆市场,过去常年以来宾利、迈巴赫、劳斯莱斯都是婚车头车的首选,如今也被仰望U8抢了风头。有报道称,仰望U8婚车的单日租金超过了1万元,甚至比一台库里南、宾利添越的租金还要贵,但市场需求依旧爆满。虽然仰望U8的价格只是刚刚突破百万,但其可玩性和话题性已经甩开超豪华品牌几条街。
与法拉利齐名的传统小众超跑品牌路特斯,在被吉利收购后全面向电动化转型。2023年,路特斯在中国市场卖了3000辆以上,销量远超法拉利。而且,售价百万的Emya在开启预售3小时内,订单就突破了300辆。这也说明,目前只有电动化才能充分激发起富人们的购买兴趣。
因此,固守燃油、转型滞后的传统超豪华品牌们在新时代里难免会落于下风。说到底,富人们也都是喜新厌旧的。不是因为富人变少或者没钱了,而是富人们集体抛弃了传统超豪华品牌。
汽车品牌可以根据其豪华程度和车辆类型进行划分,主要有一线豪华品牌、二线豪华品牌、超豪华品牌、普通汽车品牌和跑车品牌。 一线豪华品牌包括宝马、奔驰和奥迪等知名品牌。超豪华品牌则包括劳斯莱斯、玛莎拉蒂、保时捷、宾利、迈巴赫等。二线豪华品牌则涵盖
有个b字母的车是宾利。宾利作为一家享誉全球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其总部位于英国的克鲁。 宾利的标志是以公司名的第一个字母“B”为主体,搭配一对翅膀,象征着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这一标志自成立以来便一直沿用至今,也曾经使用过一个展翅飞翔的“B”标
世爵汽车是什么档次呢?作为一个荷兰豪华汽车品牌,世爵自189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生产赛车和豪华汽车。世爵汽车定位为高端、豪华品牌,属于超豪华汽车品牌行列,价格通常在百万以上人民币。 世爵汽车以其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性能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