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是如何计算的?

2025-07-01 12:42 发布

通过计算平均行驶速度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具体来说,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两个固定的测速点,一个作为起点,一个作为终点。当车辆通过起点时,测速系统会采集车辆的通行信息,包括车牌号、通过时间、车速以及车辆的特写和全景图片。当车辆通过终点时,测速系统会再次采集同样的信息。通过这两个测速点的信息,系统会计算车辆走完全程所花费的时间,根据测速区间的距离和行驶时间,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再与该路段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超速。

举个例子:如果某高速公路某路段区间测速的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为120公里/小时,那么如果车辆用1小时或多于1小时的时间跑完这段距离,平均时速就会低于限速,不会超速。如果车辆在1小时之内跑完这段距离,平均时速就会超过限速,车辆就会被记录为超速。

如何避免在区间测速路段超速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限速行驶。如果一不留神在区间内超速了,可以适当降低车速,延长剩余区间距离的行驶时间,以避免被记录超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同样有定点测速,超速也是会被记录的。

区间测速的采用,不仅使得记录的车辆数据信息更加丰富、完整,还可以更好地计算分析高速的车流量情况。相比于以往的单点定点测速,老司机熟知测速点后可以通过急刹车来降低车速逃避处罚,而区间测速通过计算平均车速的方法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堵住了司机投机取巧的手段,更加科学公正。

总的来说,高速公路区间测速原理简单,计算也很简单,一般区间距离不会很长,可以有效避免车辆超速行驶行为,同时起到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的作用。请注意,安全第一,不要超速。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