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饮酒后驾车和肇事逃逸的处罚是什么

2025-07-03 13:47 发布

根据相关法规,饮酒驾车肇事逃逸的处罚如下: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逃匿的,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这表明逃逸者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二)如果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或两人重伤,将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财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指出,交通肇事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事故中逃逸并不一定必须负全责。实践中,如果驾驶员逃逸,大部分会被认定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这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然而,如果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逃逸者的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根据《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逃逸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是否从宽处罚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根据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逸致

公民应当遵守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冷静处理,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报警,等待交警部门处理。这有助于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并维护交通秩序。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