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法中违停的规定是什么

2025-07-06 11:36 发布

根据交通法规,车辆违停被严格定义为:

机动车道禁止停放车辆,无论该路段是否设有禁停标志。此外,车辆不得在距路口、桥梁50米以内,以及距公交车站、消防栓、消防队、医院30米以内的区域停放。

更具体来说,车辆禁止双排停放、靠左侧停放、横向停放或逆向停放。在人行道上,车辆只能在已设置的停车泊位内停放,禁止在泊位外停车。并且,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人行横道和施工路段,车辆也不得停放。

违停的法律依据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规定。

对于违停的处罚,如果车辆停放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的规定,执法人员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给予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如果被警告后车辆仍不立即驶离,且妨碍了其他车辆或行人通行,将面临罚款处罚。

具体来说,如果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拒绝立即驶离,并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将被处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能被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向当事人收取拖车费用,并应及时告知停放地点。如果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