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一些小技巧有助于降低发动机温度,但这些技巧的目的并不是让发动机温度瞬间下降很多,而是让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避免散热风扇频繁运转:
首先,自动挡车等红灯时挂N挡,而不是挂D挡踩刹车。对于那些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挡车,如AT和部分CVT,挂D挡踩刹车会导致液力变矩器内部的变速箱油快速升温。这不仅影响变速箱油的寿命,还会增加发动机散热系统的负担。因此,等红灯或路边临时停车时,最好挂到N挡,这样可以降低发动机负荷,减少产热量,变速箱油温度也不会迅速上升,从而减轻散热系统的负担。
其次,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风量适中即可。汽车空调出风口离人体较近,出风温度无需调得过低,风量也不用太大。这样做有利于降低发动机负荷。因为风量大或者温度调节过低会增加制冷需求,使压缩机消耗更多动力。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家用车的空调冷凝器位于发动机散热器之前,冷凝器温度普遍在70℃左右。如果制冷功率太大,必然会影响发动机散热效率,导致停车后散热风扇依旧狂转。因此,开车时风量可以小一些,空调温度不要调到最低,只要不感到热即可。
第三,不要龟速行驶,适当提高车速。有些司机担心发动机转速高会增加发热量,因此在夏天开车时喜欢用高档位低转速,甚至不踩油门,使发动机转速低于1500转。然而,这样做不仅不能降温,反而容易导致发动机高温。因为发动机散热需要水泵带动冷却液循环,而水泵是发动机直接驱动的,转速太低会导致冷却液循环速度慢,不利于散热。
此外,汽车在行驶中主要靠车头气流散热,车速太低时车头气流不足,也会导致散热效率降低。更重要的是,高档位低转速会增加发动机负荷,提高爆震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进气温度高,爆震的概率更高。爆震不仅会导致发动机温度升高,还会增加发动机受损的风险。因此,夏天开车时适当提高车速,避免低速行驶,可以更好地保护发动机。
第四,善于利用发动机制动。发动机制动相当于发动机不工作。现在的车都是电喷发动机,行驶中松开油门后,如果车辆依靠惯性前行且反拖发动机,就会进入发动机制动状态。此时,控制电脑会停止喷油,发动机靠车辆驱动轮反拖前行。这种状态下,发动机不工作,自然不会产生热量。然而,散热系统的水泵仍然在转动,车头也有足够的气流,这有利于发动机降温。另外,如果开着空调,在发动机制动过程中空调也是由驱动轮反拖带动的,这样既省油,又减少了刹车片的磨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最后,善于规划路线,尽量避开拥堵路段。出行前最好提前规划好路线,利用电子地图选择最佳路线。夏季开车不怕路远,就怕拥堵。因为在拥堵路段,每辆车的空调冷凝器、发动机散热器和排气管都在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热量,导致汽车周围的空气不仅质量差,温度也特别高。此时,虽然你在车里吹着凉风感觉不到什么,但散热系统和发动机实际上处于崩溃的边缘。相比之下,绕路走更合适。选择畅通的高架路、快速路甚至绕城高速,让汽车跑起来,发动机负荷不大,车头有足够的气流散热,发动机会感谢你的。
夏天练车时如何避免被晒黑?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爱车之人。为了让你在炎热的夏日里依然能够保持肌肤健康,这里有几个实用的小贴士,帮助你在练车时避免肌肤晒黑。 首先,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练车,这两个时段阳光相对较弱,紫外线辐射也较弱,可以有效减少
夏天将至,许多人在学习驾驶时,由于长时间在户外暴露于阳光下,容易导致皮肤变黑,从而形成色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减小色差: 首先,防晒是减小色差的关键。在学车时,务必使用高SPF值的防晒霜来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对皮肤
在夏天汽车玻璃出现哈气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首先,可以打开空调制冷,这有助于降低车内的温度。当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不再发生液化现象,因此玻璃上的哈气也不会继续增加。 玻璃上的哈气是由于车内外温差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