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逃藏匿”的情形主要包括:
发生事故后肇事人不报警,在围观群众中观察情况,不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和处理;肇事人找人冒名顶替;肇事人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后离开,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肇事人虽未驾驶车辆,但交通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肇事人因害怕被打等原因离开现场后,未立即报警或者报警后失联;以及其他潜逃藏匿的情形。
但是,以下情形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为及时抢救事故受伤人员,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驶车辆驶离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接受调查,未脱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效控制的;
为履行救治义务,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按时返回的;因本人受伤需要救治并且没有能力报案而离开现场,委托他人报案或本人具备报案条件后报案,自觉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效控制的;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离开现场,但及时报案接受调查的;有证据证明驾驶人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驾驶车辆驶离事故现场,当事人主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的,等等。
如果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福州交警”APP或者“福州交警微发布”微信公众号提交复核申请,也可以前往辖区交警大队法制室或位于杨桥东路158号的法制大队申请复核。
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违章驾驶行为、导致事故发生、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和实施逃离现场的行为。违章驾驶行为通常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如超速、闯红灯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若驾驶人明知发生了事故,仍选择逃离现场,这种
在处理轻微交通事故逃逸的问题时,法律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如果驾驶员在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选择逃逸,且该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的程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常会对其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在200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定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那么交通事故定损以后怎么赔付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后,保险公司首先会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剩余不足部分则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进行赔偿。如果仍有不足,责任人需要补足。 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