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如何判定驾驶逃逸?

2025-07-09 19:07 发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驾驶逃逸是指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驾驶者选择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

具体而言,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驾驶员选择驾车逃离现场或者将车辆遗弃,以躲避法律追责,这种行为就被认定为驾驶逃逸。此外,如果驾驶员在将伤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这种行为同样会被视为驾驶逃逸。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当事人驾车逃离事故现场或潜逃藏匿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驾驶逃逸不仅包括逃离现场的行为,还包括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故意逃跑的行为。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进行的逃跑行为,都属于驾驶逃逸。这种行为不仅会对事故受害者造成伤害,还会对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打击逃逸行为。一方面,通过加强监控和执法力度,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逃逸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从而有效遏制逃逸行为的发生。同时,社会公众也应当提高警惕,积极参与到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