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P挡。P挡是parking的缩写,意为停车。当您停车时,应挂入P挡,此时变速箱内部的机械机构会锁定输出轴,防止车辆意外移动。对于无钥匙启动系统,如果不挂入P挡,整车将无法断电,车门也无法上锁;而对于使用点火钥匙启动的车辆,不挂入P挡则无法拔出钥匙。
网上曾有关于停车挂P挡顺序的讨论,其实其意义不大。具体操作是:停车后先踩刹车挂入空挡,拉起手刹,然后松开刹车,车身会轻微移动,手刹吃上力后,再次踩住刹车挂入P挡。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解锁P挡,可以按下挡杆旁边的小孔或按钮,原理是这些孔或按钮下面就是挡杆锁止机构,按下按钮或插入钥匙即可解锁,通常用于拖车时。
接下来是R挡,R是Reverse的缩写,意为倒车。关于倒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倒挡使用频率较低,一些自动变速箱的倒挡离合器尺寸较小,承载能力有限,因此不要在倒挡上进行重负荷操作,例如拔河。无论是从P挡还是N挡挂入R挡,都需要踩刹车,否则挡杆会处于锁止状态,无法移动。
接下来是N挡,N是Neutral的缩写,意为空挡。这是自动变速箱最放松、最安全的挡位。有人认为行驶中挂空挡会导致变速箱油泵不工作,从而损伤变速箱,但事实并非如此。变速箱油泵不仅提供润滑压力,还为换挡机构提供工作压力。
空挡状态下,油泵仍然会工作,不存在空挡滑行损伤变速箱的说法。但在某些情况下,空挡滑行会更加危险,如在等红灯或短时间停车时,建议挂入N挡,以防止误操作导致车辆失控。对于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挡车来说,挂入D挡踩刹车会导致变速箱油升温,增加油耗。从R挡或D挡挂入N挡时,不需要踩刹车,直接移动挡杆即可。
接下来是D挡,D是Drive的缩写,意为行驶挡。在这个挡位下,变速箱会根据油门深度和车速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D挡是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挡位。有些车需要踩刹车才能从N挡挂入D挡,有些则需要按住挡杆解锁按钮,具体取决于车辆设计。行驶中误挂N挡,可以不踩刹车直接拉回D挡,有些车则需要踩一下刹车,但力度不需要太大。从N挡挂入D挡不会对变速箱造成伤害,因为电脑会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确定转速差最小的挡位。
当您需要快速提速时,必须把油门踩到底,这是汽车全力提速的开关。一些车辆带有D3、D4挡位,代表变速箱在1-3挡或1-4挡之间工作,但这在新车中已很少见,通常以数字表示。手动模式下的M挡代表手动模式,而不是实际挡位。例如,挂入M3时,变速箱只能在1-3挡之间切换。手动模式适用于爬坡和下坡,可以避免变速箱在坡道上频繁换挡,从而提升驾驶体验。
最后是L挡,L是LOW的缩写,意为低速挡。挂入L挡后,变速箱会被限制在1挡工作,但有些车型的L挡是手动模式,此时变速箱会预先挂入较低挡位。如果L挡是强制1挡,不要随意使用,因为这会对变速箱和传动系统产生剧烈冲击,还可能导致车辆稳定性变差。强制1挡的L挡通常用于爬陡坡或低速连续下坡。在下坡路段,如果发动机转速超过3000转,就不要使用L挡,因为这会导致发动机转速过高。
总的来说,自动变速箱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还是以D挡和R挡为主,其他挡位使用机会较少。新车购买后,建议多参考用户手册,因为其中的讲解最权威、准确。
自动挡汽车意味着无需手动操作换挡,车辆会根据行驶情况和交通状况智能选择档位,为驾驶者带来诸多便利。与手动挡汽车相比,自动挡车型的操作更为简化,但驾驶者仍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规则,以避免对车辆造成损伤。 自动挡汽车的档位通常包括P(停车档)、R
驾驶自动挡车辆上坡时,应将挡位调至D挡,并根据坡度的陡峭程度适当增加油门。当车辆接近坡顶时,需降低速度,因为此时视野受限,难以观察对面来车情况。 对于纯自动挡车辆,驾驶员只需通过油门来控制车速和动力。如果车辆动力不足,系统会自动进行减挡操作
新手学开车自动挡汽车,首要的是掌握启动和换挡技巧。启动前,务必确认档杆位于P挡或N挡。启动车辆后,记得协调刹车、手刹与油门的使用。挂入D挡后,先松开手刹,同时缓慢松开刹车,就像手动挡车中松离合器一样,随后轻踩油门使车辆平稳起步。切记不要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