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车屁股上的中文字标车主会抠掉吗

2025-07-14 15:50 发布

车屁股上的中文字标车主会抠掉吗。网上也有很多教程,教车主如何把这几个汉字抠掉,但步骤繁琐且费时费力:

车企们天天都在说要满足用户需求,但这个被用户讨厌的中文字标为什么一直要贴呢?其实,车企们根本没有选择权,因为这是中国法律要求的。从2006年2月开始实施的《汽车产品外部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国产乘用车、商用车、挂车在车身尾部显著位置应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

而且,生产企业名称必须采用中文汉字标注,高度和材料也都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标志永久保持。看完这个规定,大家应该秒懂了,为什么不同车型的中文字标都统一在尾部,大小差不多,还要用强力胶粘住,都是为了合法生产汽车啊!

这个规定不适用于进口车,所以进口车屁股上基本上只有洋文。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国产车,法律意义上的“国产车”是指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汽车产品外部标志管理办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强调车型的“中国制造”身份。对于国家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关乎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不断诞生合资车企。对于合资制度,大家应该有所耳闻,这其实是一种拿市场换技术的手段。外国车企不能单独在国内建厂,它们必须与中国车企成立合资公司,才能获得在中国造车卖车的许可。国家还要求外方在合资公司中持股不得超过50%,确保中方有控制权。国家的预期是,中国车企能依靠合资,迅速吸收先进技术,并打响自己的品牌。

然而,合资车企中的中方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迅速丢失了话语权,外方凭借技术和品牌,在重大决策中不断逼中方让步。很多中方高管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一些自己的权利,比如放弃冠名权,只用英文表示品牌和车型名称,看起来跟进口车型毫无区别。

而国家已经不能容忍这种做法,合资车企明明是父母一起生孩子,这样一搞,就好像中方是代孕妈妈一样,不配有姓名?再这样下去,中国车企只能永远给人当组装厂。

经过数月的商讨,《汽车产品外部标志管理办法》出台,不仅确保了合资车企中中方的冠名权,也确保中方正确行使这项权利。这个规定不仅仅是针对合资品牌,也是给自主品牌敲警钟。

当时的自主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不如合资品牌,就想多写点英文,不贴中文字标,显得自己更像个洋货。规定一出,众生平等,大家都老老实实把中文写上吧。如果不这么做,今天的情况可能是,大家只知大众而不知其背后有一汽和上汽,或者是只知本田而不知其背后是东风和广汽。

而且,中国现在也是汽车出口大国,每年要出口百万辆新车。我们的自主品牌对于老外来说可能很陌生,一时想不起是何方神圣,但只要中文字标在,老外只要看看屁股,就能明白车子是哪里生产的。这对提升“中国制造”影响力很有帮助。想要超越别人,谦虚是应该有的,但绝对不能妄自菲薄。如果始终觉得低人一头,连“中国制造”这个身份都要遮遮掩掩,那永远都超越不了对手。

车主抠不抠是一码事,但车企贴不贴是另一码事。这几个小小的中文字标,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尊严。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