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吃完这7类药最好别开车,你知道什么是药驾吗?

2025-07-15 09:41 发布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哪些药物会导致药驾,并提出如何避免药驾的建议:

1. 感冒药:如感冒通、速效感冒胶囊、泰诺、快克等,这些药中含有抗组胺药成分,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嗜睡、困倦、视力模糊等症状,影响驾驶。

2. 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服用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能出现头晕、嗜睡、口干、倦乏等副作用。

3. 抗高血压药:如硝苯地平、利血平等,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痛、眩晕和嗜睡等症状,影响驾驶。

4. 降糖药: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如果注射药物过量,之后又没有及时进餐,血糖快速降低可能会诱发低血糖,导致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

5. 镇静催眠药:如水杨酸钠、安乃定、非那西丁、消炎痛等,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等不良反应。

6. 镇静催眠药:如安定、地西泮、艾司唑仑等,这些药物能抑制人体中枢神经,导致睡意加重、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头昏眼花,影响驾驶。

7. 其他类药物:如藿香正气水、复方五味酊,这些药物中均含有乙醇成分,服用后做吹气检测可能会显示“酒驾”,因此,服用后不宜立即开车。

为了确保驾驶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药驾:

1. 在开药或取药时,应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询问药物对驾驶的影响,以及药物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时间;

2. 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

3.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4.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药驾的情况,为了安全起见,建议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更多建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