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区间测速在高速上是怎么回事?不想被拍的话赶紧看看

2025-07-15 12:08 发布

区间测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道路之间的距离以及车辆经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来测量平均速度。这种方法与小学数学中的知识非常相似,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比之前的定点测速更加精准。

现在的导航系统虽然越来越完善,但每到一个测速点都会提前告知车主,这在以前的定点测速中非常有效。然而,区间测速是通过计算平均速度进行测量的,因此导航系统在这个功能上几乎失效。

一般来说,区间测速的距离大约为30公里,也就是在这30公里的道路两端各有一个测速摄像头,车主经过时,摄像头会将车辆信息和车内情况清晰反馈至系统。系统不仅能计算这段距离的平均速度,还能自动识别车内是否系安全带、打电话等违章行为。

我国的高速路限速通常为120km/h。如果车辆在区间测速区间的车速没有超过120km/h,通常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交警主要通过车辆经过的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但在某些路段限速较低的情况下,一定要减速行驶,不然被抓到的话还是自己理亏。最后提醒大家,开车时,特别是在高速上,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超速,因为这不仅会受到处罚,还可能导致危险。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