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又称汽车冷却液,它能有效帮助发动机降温,使发动机保持在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防冻液需要具备防腐、流动性好、沸点高和冰点低等特性。按照成分,防冻液主要分为含水冷却液和无水冷却液两种。
含水冷却液通常由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和润滑油等成分作为母液,再加入适量纯净软水,这样勾兑而成的冷却液可以有效提高纯水的沸点和降低纯水的冰点,从而起到防冻作用。通常,添加乙二醇的比例越高,防冻能力就越强,但散热性能也会相应下降。此外,为了便于发现泄漏,冷却液中还会加入荧光素,使其呈现绿色或红色等颜色。
无水冷却液则主要由丙二醇组成,它的沸点更高,凝点更低,有更好的抗腐蚀性。然而,无水冷却液的流动性和散热性能相对较差,因为水的吸热、散热能力是最高。
自制防冻液是否可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需要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对于在我国南方地区,全年大部分地区气温不会低于0摄氏度,这时候汽车冷却液不需要具备防冻要求,理论上可以使用纯净水作为冷却液,但是要注意水不能含有杂质,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杂质和金属成分,容易导致发动机内部产生水垢、堵塞水道,甚至锈蚀发动机内部。所以,如果没有防冻需求,可以选择蒸馏水或者纯净水作为自制冷却液。
如果所处地区的气温会低于0摄氏度,汽车冷却液需要具有防冻能力,否则水箱内的冷却液会结冰膨胀,损坏水箱。这时,可以根据当地最低气温选取合适的防冻液。例如,-15℃、-25℃、-30℃、-40℃等不同凝固点的防冻液。
如果需要自行制作防冻液,可以在纯水中根据凝固点要求适当加入乙二醇。防冻液的凝固点会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59%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59%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会呈上升趋势。理论上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8%时,最低凝固点可降低到-68℃。当浓度上升到100%时,其冰点上升至-13℃,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不能直接使用的原因。
选择冷却液时,应考虑不同冷却液的特性。无水冷却液或赛车用冷却液能承受更高的沸点,让发动机温度升高,起到增强动力的作用,但过高的工作温度会使发动机周边部件更容易受损甚至使润滑油降低性能。对于一般家用车而言,建议使用水含量较高的冷却液,尤其是炎热地区,以保证冷却液有足够的散热性能。而对于寒冷地区而言,使用合适凝固点的防冻液即可。
关于冷却液的更换周期,不同品牌车型对冷却液的更换周期有不同的规定。有的要求每行驶4万公里检查,有的要求每行驶10万公里更换,有的则是每2-4年更换一次。正常情况下,冷却液只要没有变色、乳化或者发生明显异样是不需要更换的,但最好还是根据保养手册的周期进行操作。对于某些无水冷却液声称可以做到终身免维护,只需定期检查冷却液情况即可。
防冻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下是三种常见的防冻液配方: 首先,我们来看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的配方:甲醇占比25%,水占比75%,并添加丙二酸200克、防蚀阻垢精0.5公斤、三乙醇胺1.6公斤。这种配方的特点是完全使用甲醇
自己制作防冻液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果你居住在中南部地区,可以将乙二醇与水混合。但在北方,建议使用专业防冻液以确保汽车发动机的安全。 为了保证冷却效果,使用的水必须是纯净的。自来水含有杂质和其他金属成分,这些成分容易在
汽车防冻液的配方与制作方法通常涉及使用砂糖、蜂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为基础,它们可以充当防冻液的水解液。通过加入适量的纯化软化水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防冻液。防冻液的全称应该是防冻液,它指的是具备防冻效果的冷冻液。 防冻液的主要功能是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