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发生交通事故直接离开现场应该如何处理

2025-07-22 16:25 发布

随着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如何应对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事故后直接离开现场的情况,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律师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直接离开现场会被视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这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如果构成犯罪,肇事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如果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将更为严厉,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那么肇事者也将面临行政违法责任。这包括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以及相应的记扣分处罚。

律师进一步解释,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驾驶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事故的发生,并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现场或潜逃藏匿,就会被认定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或称“交通肇事逃逸”。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但没有造成人身伤亡,驾驶人应停车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协商未果的,应当报警处理。

在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等有争议,未能协商损害赔偿事宜的情况下自行离开的,同样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切勿擅自离开现场,应立即停车处理并报警。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