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和薪资待遇如何?

2025-07-23 10:05 发布

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日本和德国等国家,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日本汽车工业拥有大约550万的从业人员,相当于每10名日本劳动者中,就有1人投身于汽车相关的行业。每年,该行业为国家贡献了15万亿日元的税收,其“经济波及效果”高达2.5倍,意味着汽车产业每增长1个单位,就能带动全产业增长2.5倍。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前40强中,日本企业占据了14个席位,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4倍,德国的1.56倍。值得一提的是,这40强中的日系企业营收,占据了整个榜单营收的三分之一。

德国汽车工业同样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头号支柱产业,其从业人员数量从1993年的70.3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82.0万人。汽车相关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0%。

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约为551万人,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约628万人。其中,汽车研发人员的数量将比现在分别增长43%和133%。届时,研发人员在企业总员工中的占比,也将从目前的平均17.4%提升至22%-30%。

薪资待遇方面,汽车行业也颇具吸引力。在日本,汽车行业的年薪普遍超过600万日元,使得汽车行业一直位列日本的高薪行业之列。值得注意的是,各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维持在35至40岁,这表明汽车行业并非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根据德国工资对比网站Gehalt.de的统计数据,多年来,汽车行业的工作一直高居薪资排行榜的前列,年薪范围通常在5万至9万欧元之间。

在中国,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激增96.9%和93.4%,产销规模持续爆炸式增长,并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榜首。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占比超过了60%,市场规模全球居首。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36.5万辆,同比大增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也达到了151.8万辆,同比激增1.5倍。

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占比已提升至79.9%,同比提升了5.4个百分点;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也达到了67.9万辆,同比猛增1.2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中,中国占据了3个席位;而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中国更是占据了多达6个席位。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整个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