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国一、国二、国三、国四、国五车的区别是什么?

2025-07-23 13:44 发布

国一、国二、国三、国四以及国五,这些术语代表了我国在不同阶段对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

国一标准于2001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参考了欧盟的欧一标准。国一标准主要针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微粒排放设定了限值,例如,一氧化碳的排放限值为3.16克每千米,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限值为1.13克每千米。

到了国二标准,于2004年7月1日在全国实施,北京则提前实施。国二标准相比国一标准,对排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单车污染物排放的一氧化碳降低了百分之30,而碳氢化物和碳氧化物则降低了百分之55。

紧接着是国三标准,在2007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三标准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增加了车辆自诊断系统,对发动机和排气系统进行了改进,三元催化也得到了升级。相比国二标准,国三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了百分之40。

国四标准在2010年7月1日实施,相对于国三标准,国四在排放后处理系统上进行了升级,使得污染物排放标准降低了百分之50到百分之60。

最新的国五标准则于2018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标准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更为严格。相比国四标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降低了百分之25,还增加了对非甲烷碳氢和PM的排放限制。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有助于防治雾霾。

随着国六标准即将实施,排放标准将会进一步严格,预计污染物排放量较国五标准降低一半左右。这将迫使汽车制造商进行技术升级,从而增加车辆的制造成本。预估每辆车的成本将增加5000到8000元。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