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判断,未来大圆柱电池将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这是在本次上海车展上,亿纬锂能副总裁江吉兵先生对于大圆柱电池未来发展的预测。这一预测极具前瞻性,而从2024年开始,随着全极耳技术的成熟与突破,大圆柱电池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态势,让特斯拉这样的领军企业也感到了压力。而宝马的加入,更是让整个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
大圆柱电池的兴起不仅在汽车领域掀起波澜,还在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BBU(Battery Backup Unit,电池备份单元)的引入也让18650/21700(采用全极耳技术)焕发了新的生机,让人不禁感叹圆柱电池卷土重来了。
01 大圆柱的“原位升级”
“圆柱电池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江吉兵先生指出,方壳电池虽然多样,但成本较高,且需要进行大量验证,这限制了其应用。相比之下,大圆柱电池更具有优势,尤其是在标准化和效率方面。
亿纬锂能坚持大圆柱电池赛道,除了公司战略的驱动外,还有其深厚的技术积淀。江吉兵表示,亿纬锂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包括全极耳技术和定向泄压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亿纬锂能的PACK系统垂直度控制精度达到200μ,即0.2毫米的精度。此外,亿纬锂能在全球布局了大量专利,构建了技术壁垒。江吉兵强调,这些专利为亿纬锂能带来了竞争优势。
亿纬锂能在2024年实现了486.15亿元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为40.5亿元。在动力电池领域,亿纬锂能的出货量为30.29GWh,同比增长7.87%,实现营业收入191.67亿元。
亿纬锂能通过“原位升级”策略,提高了产能利用率。这一策略使得产线可以灵活调整,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减少了研发费用,降低了成本。
02 大圆柱电池又风生水起
不仅是亿纬锂能,宝马也加入了大圆柱电池的阵营。宝马第六代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比特斯拉的4680电池高50Wh/kg。此外,宝马电池的续航里程增加30%,充电速度提升30%,成本降低40~50%。
根据起点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531.5GWh,同比增长47.82%。其中,圆柱电池的总装机量仅为11.15GWh,占2%的市场份额。不过,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对于大圆柱电池的需求将达到百GWh级别,2030年市场需求将增长4~5倍。
宁德时代也加入了大圆柱电池的研发行列。宁德时代已经研发出4680和4695两种型号的大圆柱电池,并规划了12GWh的大圆柱电池产线。然而,宁德时代对大圆柱电池的应用较为低调,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
随着宝马等传统车企的加入,大圆柱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然而,方壳锂电池的巨头们也在不断进步,未来市场格局如何,仍需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圆柱电池在新兴应用场景中的潜力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