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集团计划将其机器人业务(ABB Robotics)分拆为独立上市公司,并预计于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上市。这一战略调整旨在释放机器人业务的增长潜力,同时优化集团整体价值创造能力。
ABB Robotics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位列前三,但与集团其他业务(如电气化和过程自动化)的协同效应有限,且面临行业转型的挑战。机器人业务收入为23亿美元,仅占集团总收入的7%,且其营业利润率(EBITA)为12.1%,远低于集团整体的18.1%。
首席执行官Morten Wierod指出,机器人业务面临的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与其他业务存在显著差异。分拆有助于机器人业务更专注地应对特定市场需求。ABB集团的综合管理架构可能限制了机器人业务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竞争对手如发那科(Fanuc)、库卡(KUKA)及中国厂商在特定细分市场表现出色,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压力。
分拆上市将使ABB Robotics拥有独立的资本结构和治理架构,从而更灵活地进行资本配置和战略投资。当前,机器人业务的估值可能因集团多元化业务的复杂性而被低估。独立上市后,资本市场有望重新评估其价值,释放更高的增长潜力。
ABB计划通过股份分配方式向现有股东发放新公司股份作为特别股息,这一方式既能激励股东支持分拆,又能确保集团整体财务结构的稳定性。2025年第一季度,ABB Robotics订单强劲增长,市场需求的复苏和业务韧性,受到汽车行业客户需求波动的影响,机器人业务通过多元化应用场景实现了稳定发展。
分拆将赋予机器人业务更大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更快速地抓住市场机遇,尤其是在协作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等高增长领域。分拆机器人业务的同时,ABB对其自动化业务进行了重组,将原本与机器人业务紧密协作的B&R(机械自动化子公司)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聚焦工业自动化、软件和控制技术。
这一调整旨在增强过程自动化业务在混合制造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通过软件和控制技术的协同效应提升客户价值。ABB正在通过聚焦核心业务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集团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ABB机器人业务的分拆不仅是对集团内部战略的调整,也反映了全球机器人行业的新趋势与挑战。全球机器人行业正从单一的重型工业机器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协作机器人以其安全性、灵活性和人机交互能力,成为中小型企业和新兴行业的首选。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物流和仓储领域的需求激增,人工智能(AI)和软件赋能的机器人推动了柔性制造的普及。
ABB Robotics已实现80%的产品组合融入软件和AI技术,展现了技术领先优势。分拆后,独立公司将能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加速在高增长领域的布局。ABB Robotics在全球三大区域(中国、瑞典、美国)均设有生产基地,体现了其本地化战略的成功。特别是在中国,ABB自1994年成立机器人研发中心以来,投资建设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每年可交付10万台机器人。
分拆后,独立公司将继承这一本地化优势,通过灵活的区域化运营应对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风险。例如,ABB在美国市场75%-80%的产品为本地制造,部分产品还受益于关税豁免政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复杂,传统巨头如发那科、库卡在汽车和重工业领域占据优势,而新兴玩家在成本和本地化服务方面表现出色。分拆后的ABB Robotics需要通过差异化战略巩固市场地位,例如加大对AI、视觉技术和云平台的投资,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同时,独立公司可能通过小型收购或战略合作进入新市场,以弥补当前产品组合的局限性。
独立上市将为ABB Robotics提供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其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当前,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热潮集中在AI驱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绿色制造技术,独立公司有望吸引更多专注于科技和工业领域的投资者。
此外,强劲的现金流和稳健的资本结构将为新公司提供并购和创新的资金支持,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机器人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供应链波动、劳动力短缺和客户投资决策的延迟。汽车行业作为ABB Robotics的主要客户,受到电动化转型和需求波动的冲击,导致订单模式不稳定。分拆后,独立公司需通过多元化客户群体降低单一行业的风险。
ABB集团的战略调整还包括剥离低利润率业务和整合高增长领域,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房地产资产出售等非核心业务剥离为集团提供了额外资金,支持其在新兴市场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