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警责任认定后还需要处理吗

2025-07-07 13:25 发布

交警责任认定后仍需处理。责任认定只是确定事故各方的责任比例,但后续还有许多事项需要处理。如果涉及民事赔偿,各方需依据责任划分协商赔偿事宜。能达成一致的,可签订赔偿协议并履行;协商不成的,赔偿权利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确定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

若事故中有一方存在交通违法行为,交警会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驾驶证等。若事故构成犯罪,比如交通肇事罪,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按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

总之,责任认定只是事故处理的重要环节,但并非终点。后续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各项事宜。比如,受损车辆的维修费用、人员的医疗费用等,都需要根据责任认定结果来处理。

若事故导致人身损害,即使交警责任认定书未提及人伤,也不影响后续对人伤的处理。首先,要及时对伤者进行救治,保存好所有医疗费用凭证等相关证据。可以在规定时效内主张赔偿,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在诉讼中,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记录、误工证明等证据来支持赔偿诉求。若人伤较为严重,还可考虑进行伤残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能更准确计算赔偿数额。需要注意的是,处理人伤赔偿有诉讼时效限制,一般为三年,要在时效内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时效问题导致权利受损。

在交警责任认定书未下达时,车辆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开走的。事故发生后,交警会进行勘查等工作。若车辆不存在需要扣留的法定情形,如未悬挂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未投保交强险等,也不是用于实施犯罪的车辆,在完成必要的检验、鉴定后,车主可以取走车辆。扣留车辆主要是为了收集证据等,当这些需求达成后,不应过度限制车主对车辆的正常使用。但若存在法定扣留情形,车辆会被依法扣留,直至处理完毕相关问题。

即使车能开走,事故处理流程仍要继续推进,双方要配合交警调查,等待责任认定书下达以明确事故责任。此外,驾驶证记分、车辆年检等相关事宜也需依据责任认定结果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交警责任认定后仍需处理。责任认定只是交通事故处理的第一步,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赔偿事宜、法律程序等。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