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骑电动车撞车后逃逸是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方面,未成年人需承担对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此外,其监护人通常也会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
行政责任方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予行政处罚,但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刑事责任方面,如果撞车造成他人重伤且负主要责任以上,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逃逸行为属于加重情节。
这种行为对未成年人自身有不良影响,包括留下违法记录等。因此,建议尽快向交警部门投案自首,如实交代情况,积极配合处理,以减轻可能面临的责任后果。
首先,未成年人的具体年龄对其责任划分有很大影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通常要承担赔偿责任。若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未成年人应对撞车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责任,如赔偿对方车辆维修费用、人身损害赔偿等。一般按事故责任划分比例承担,例如负主要责任时需承担大部分赔偿,若负同等责任则双方按比例分担。同时,交警部门会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确定事故责任,出具事故认定书,作为责任划分及后续处理的依据。
其次,未成年骑电动车肇事逃逸会面临不同处罚。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骑电动车上路,若发生肇事逃逸,会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在行政处罚方面,交警部门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等。若情节严重,可能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骑电动车肇事逃逸且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会面临吊销驾照(如果有)、罚款等行政处罚。
总之,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肇事逃逸,监护人需承担相应责任,且未成年人自身也会面临一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