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事故私了后,在特定情形下仍可追责。若私了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可撤销情况,或违反法规强制规定,受损方有权申请撤销协议,再追责。例如,私了时未发现隐蔽伤情,或后续出现与事故有关的严重损害且存在因果关系,当事人可在合理期限内要求赔偿。若私了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且无无效或可撤销情形,则通常按协议履行,难以再追责。
汽车私了后能否再追究对方责任需视情况而定。若私了协议不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可撤销情形,一般不能再追究。比如双方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达成赔偿协议并履行完毕,就难以再要求对方担责。但如果私了时未发现或涉及的是事后才显现的严重伤害等情况,存在法定特殊事由,如私了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对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等,仍可通过诉讼等途径要求重新认定责任。例如,私了时不知对方酒驾,之后才发现,可向法院起诉撤销私了协议,重新确定责任分担。所以私了后并非绝对不能追究对方责任,关键看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私了后若想追究对方责任,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按特定程序操作。首先,要有充分证据证明事故发生及对方责任,比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交警的出警记录等。若当时未留存证据,后续较难追究。其次,私了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对方欺诈胁迫等情形,可在法定期间内请求法院撤销协议,重新划分责任。一般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算。需注意,撤销协议后,要及时收集能证明对方责任的新证据,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赔偿等责任。
汽车事故私了后并非一了百了。即便签订了私了协议,在特定情形下仍能追责。比如私了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可撤销情况,或者违反法规强制规定,受损方就可申请撤销协议再进行追责。又或者私了时没发现隐蔽伤情,后续出现与事故有关的严重损害且存在因果关系,当事人也能在合理期限内要求赔偿。但如果私了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又无无效或可撤销情形,一般就按协议履行,难以再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