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如何划分的

2025-07-07 14:20 发布

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多方有过错,根据行为作用和过错严重划分主、次责。一般来说,一方过错起主要作用,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起次要作用,承担次要责任。比如,一方闯红灯直接引发事故,通常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车速稍快但无其他严重违规,承担次要责任。

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若当事人对认定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确定一般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判定。一方过错导致事故,过错方负全部责任;两方以上有过错,根据行为作用和过错程度分主次责。通常追尾、溜车等后车撞前车事故,后车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转弯车未让直行车,转弯车担主责;变更车道影响正常行驶车辆,变道车担主责。

实践中,公安机关会勘查现场、调查取证、检验鉴定后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对认定结果不服,可自认定书送达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交管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并非必须是三七。在司法实践中,主次责任划分有多种比例情形。一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主责承担责任比例通常在80%~90%;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主责一般承担70%责任,但这并非绝对。法院会结合事故具体情况划分责任比例。如事故中一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且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可能承担更大比例责任;若双方过错程度差异不大,主责承担责任比例可能接近60%。

最终责任比例需依据交通事故认定书以及法院结合全案证据和事实的判定来确定。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的划分,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双方的交通违法行为、车辆行驶状况、事故发生时的具体场景等。在主要责任方,可能承担的赔偿比例相对较高,但具体也因事故情形而异。次要责任方承担的责任相对较轻。

若您对交通事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的划分标准、赔偿方式等仍有疑问,专业法律人士将依据具体情况为您详细解答,帮您明晰自身权益与责任,妥善处理交通事故相关事宜。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