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

2025-07-07 14:21 发布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由公安机关交管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来确定。若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多方有过错,根据行为对事故作用和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过错,属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一方故意造成事故,他方无责任。

在确定责任时,交管部门还会考虑当事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及是否存在违规驾驶行为等因素。如果当事人对认定结果不服,可在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交管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期限根据情况而定。一般而言,自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交管部门应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若涉及肇事逃逸,在查获逃逸人和车辆后10日内制作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认定书。检验、鉴定应在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3日内委托,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情况复杂可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30日。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中存在五五的情况,即双方负同等责任。在事故中,若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当,交管部门会认定为同等责任。例如,双方均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且各自行为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程度相近,就可能被判定为同等责任。当双方负同等责任时,对于事故造成的损失,通常先由各自的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若双方都是机动车,一般各自承担50%;若一方是机动车,一方是非机动车或行人,机动车一方通常承担的比例会高一些,可能是60%-70%。

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事故发生时各方的驾驶行为,是否有超速、闯红灯、违规变道等。还有交通信号的遵守情况,以及车辆和行人是否在规定车道、路线通行等。事故发生后的现场状况,如刹车痕迹、碰撞位置等也至关重要。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