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骨折如何评定为伤残

2025-07-08 20:58 发布

确定是否达到伤残等级,需要经过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通常情况下,会考虑骨折的愈合状况以及对肢体功能产生的影响。如果骨折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负重或关节功能,并且经过治疗后仍然遗留功能障碍,那么可能达到伤残标准。例如,四肢长骨骨折后,如果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不佳,成角畸形超过10°,或者旋转畸形超过10°,这种情况可能被评定为伤残。具体的伤残等级依据鉴定标准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事故后,应及时就医并保存好医疗资料,以方便进行伤残鉴定和维护权益。此外,交通事故骨折伤残认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首先看骨折的部位与程度,比如四肢长骨骨折累及关节面,一般可构成伤残。对于脊柱骨折,椎体压缩高度减少一定比例等情况也可能达到伤残等级。

具体来说,十级伤残中,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达1/3)或者粉碎性骨折;四处以上横突、棘突或者椎弓根骨折,影响功能等情况可认定。九级伤残标准中,椎体粉碎性骨折,椎管内骨性占位;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粉碎性骨折等符合条件。伤残认定需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在治疗终结后,通过检验、评估伤者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恢复情况、功能障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出具专业的伤残鉴定意见,以此确定是否构成伤残及具体等级。

交通事故骨折认定伤残主要依据以下法律规定:《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是目前我国统一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评定标准,明确了不同损伤类型和程度对应的伤残等级。骨折认定伤残需参照其中关于肢体骨折、脊柱骨折等具体条款,根据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对肢体功能或其他生理功能的影响程度等来判断。此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日。再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及到伤残鉴定后赔偿项目和标准的规定。伤者经鉴定构成伤残,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赔偿。

在实践中,一般由专业鉴定机构依上述标准和规定进行评定,出具的鉴定意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骨折达到伤残标准,不同的伤残等级在赔偿额度上差异巨大。伤残等级需依据专业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来评定,过程中涉及对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程度等多方面考量。另外,后续因骨折康复产生的护理依赖程度,也是与交通事故骨折伤残评定紧密相连的问题。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