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伤残认定与鉴定的区别是什么

2025-07-08 21:02 发布

伤害等级鉴定与伤残鉴定在性质与宗旨上存在显著区别。伤害等级鉴定主要由特定行政机关或专业机构负责,其目的是初次甄别是否构成伤残情形,偏向于定性分析。而伤残鉴定则由专业鉴定机构按标准流程进行,深入、精准地评价伤残的具体级别和程度,更注重量化评估。

伤残认定后的赔偿标准依照不同情形而定。以人身损害赔偿为例,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医疗费用,依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等确定。误工费按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护理费则根据护理人员有无收入来决定,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规定计算,无收入或雇佣护工的则参照当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此外,还有营养费、交通费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若是工伤赔偿,则按工伤保险相关规定执行,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有所不同,如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伤残认定一般指工伤认定,其程序如下:

  • 申请: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特殊情况,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提出。需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 受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调查核实:必要时可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 作出决定:一般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事实清楚的,15日内作出。

伤残鉴定(以劳动能力鉴定为例)程序如下:

  • 申请: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停工留薪期满,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 鉴定:委员会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 结论送达: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结论会及时送达申请人。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