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被车撞骨折了需要做伤残鉴定吗

2025-07-08 21:16 发布
当被车撞导致骨折后,是否需要进行伤残鉴定,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具体的情形。

如果骨折的情况比较轻微,治疗后对日常生活及劳动能力影响不大,那么可以不做伤残鉴定。但若骨折严重限制了肢体功能,留下了明显的残疾,并且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做伤残鉴定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伤残鉴定可以明确伤残等级,从而确定赔偿数额,包括医疗费、护理费和残疾赔偿金等。

进行伤残鉴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该条款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则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因此,准确的伤残鉴定结果是确定赔偿范围和数额的关键依据。

另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二条也明确指出,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但财产损失数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委托。这表明伤残鉴定是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合理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环节。

被车撞骨折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流程大致如下:首先,确定鉴定时间,通常在治疗终结且病情稳定后进行,一般为受伤后3到6个月左右,具体时间根据伤势恢复情况而定。其次,选择鉴定机构,可以是交警部门或法院指定的机构,也可以自行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建议选择公信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机构。然后,准备鉴定材料,主要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及伤者身份证明等,并将材料完整提交给选定的鉴定机构。最后,配合鉴定,鉴定机构会通知伤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对骨折部位的详细查看、功能测试等。鉴定人员会根据检查结果,按照相关标准评定伤残等级,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鉴定意见书。

总的来说,做伤残鉴定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合理赔偿,还会影响后续一系列权益。若不做伤残鉴定,可能会在与肇事方协商赔偿时缺乏有力依据。而做了鉴定,就能明确伤残等级,进而确定包括残疾赔偿金等在内的多项赔偿金额。此外,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护理依赖程度也不同,这会涉及到护理费的计算。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