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酒后驾车本身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若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逃逸属于加重情节。但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若仅构成危险驾驶罪,一般处拘役,并处罚金。加上逃逸及自首情节,综合量刑时会考虑从轻幅度。若是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会在相应幅度内从轻。总体而言,最终处罚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由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综合判定,以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酒后肇事逃逸涉及刑事与民事责任。刑事上,若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属于加重情节。民事方面,对方车子损失由逃逸方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若车辆投保商业险,在商业险范围内按责任比例赔偿,若未投保商业险则由逃逸方自行承担。处理流程一般是先报警,交警勘查现场、认定责任。对方车子可进行定损评估,确定损失金额。车主可持事故责任认定书、定损单等向逃逸方索赔。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要求对方赔偿车辆维修费用、贬值损失(如有)等合理损失。同时,逃逸方还会面临罚款、吊销驾照等行政处罚。
酒后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行为。若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若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时,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此外,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建议及时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积极配合调查处理,争取从轻处罚。
酒后肇事逃逸然后自首,处罚并非一概而论。酒后肇事逃逸本身就性质恶劣,会面临刑事处罚,而自首虽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具体量刑仍需综合考量诸多因素。比如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是仅造成财产损失还是导致人员重伤甚至死亡。若造成人员伤亡,伤亡人数以及伤者的伤残等级等都会影响最终处罚。
酒后肇事逃逸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若未构成犯罪,酒驾会暂扣驾驶证并罚款,肇事逃逸则会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综合来看,通常会处以拘留、罚款、吊销驾驶证,并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照。 若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
酒后肇事逃逸的赔偿金额需根据具体损失确定。赔偿范围涵盖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失。人身损害赔偿方面,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还需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若导致死亡,有丧葬费、
酒后肇事逃逸的量刑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如果未造成严重后果,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则会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事故责任认定、逃逸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具体的量刑。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