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通常构成危险驾驶罪,判决书出具后能否监外执行取决于具体情况。
首先,要考察罪犯是否符合监外执行的要求,如患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或者正处于怀孕期、哺乳自己婴儿阶段等。其次,要对案件的具体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加以考量。如果罪犯的行为情节较为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同时又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经法定程序批准,可能被准许监外执行。
然而,如果罪犯的行为情节恶劣,不具备监外执行的条件,例如曾因酒驾多次遭处罚,通常不会准许监外执行。总之,酒驾判决书下达后能否监外执行,需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判。
若想在酒驾判决书下来后申请监外执行,需满足法定条件。一般而言,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且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等情形。申请时,由罪犯本人、亲属或其辩护人向法院或执行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证明等。法院或执行机关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作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且监外执行期间,罪犯应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可能被收监执行。
若酒驾监外执行申请被驳回,首先要明确驳回原因。若因不符合监外执行法定条件,如不存在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等情形,可能确实无法监外执行。若认为驳回有误,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议。向作出驳回决定的机关提交书面复议申请,阐明理由,如存在新发现的符合监外执行的病情等情况。复议机关会重新审查,若复议后仍维持原决定,可考虑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诉。
申诉时要详细说明整个事件经过及认为应监外执行的依据。申诉机关经全面审查后,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最终决定。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