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酒驾撞死1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通常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然而,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量刑会加重,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逸”是指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而“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等情形。酒驾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肇事者的主观过错、逃逸情节等因素。
具体量刑还会考虑多种因素,如事故责任认定、是否有自首、积极赔偿等从轻或减轻情节。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等,在量刑时会作为从轻考量因素;而若存在酒驾情节恶劣、拒不认罪等情况,则可能加重刑罚。
若想争取从轻量刑,肇事者首先要及时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这是法定从轻情节。其次,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赔偿到位可视为悔罪表现,法院量刑时会予以考量。此外,证明自己一贯表现良好,此次属初犯、偶犯,主观恶性较小,也会有助于从轻量刑。
同时,如果酒驾并非蓄意严重违法,可提供相关情节辅助说明,比如因特殊紧急情况才饮酒驾车等,但需有充分证据。另外,主动配合司法机关调查,提供真实准确信息,积极悔罪态度也有助于从轻量刑。最终量刑由法院依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规定综合判定。
总之,酒驾撞死1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肇事者应积极采取措施争取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