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不同等级自动驾驶在智驾法规中有哪些差异?

2025-07-14 11:50 发布

智能驾驶法规对于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规定差异主要体现在系统控制权、责任归属及适用场景等方面。从L0到L5共六个等级,各等级之间的差异显著。

L0级,车辆几乎没有自动化功能,所有的驾驶操作都要靠驾驶员亲自完成,系统仅仅起到一个简单的预警作用,比如前方碰撞预警等。此时,驾驶的控制权和事故责任毫无争议地完全由驾驶员承担,适用场景自然也是传统的人类驾驶场景。

到了L1级,车辆开始具备一些简单的自动化功能,可以控制方向或者速度其中一项,比如定速巡航能维持速度,而车道保持辅助能控制方向。然而,驾驶员依然要时刻留意路况,因为系统控制权有限,主要操控还是在人手中。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同样由驾驶员负责,适用场景也是常见的普通道路驾驶。

L2级,车辆能够同时控制横向和纵向操作,例如自动跟车、自动转向等功能配合起来,减轻了驾驶员不少负担。然而,驾驶员必须时刻监控路况,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因此,在这个等级,事故责任依然由驾驶员承担,适用场景涵盖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大部分日常驾驶场景。

到了L3级,车辆在特定场景下可以完全接管驾驶,驾驶员可以短暂地分散注意力。在系统正常运行期间,如果发生事故,责任主要由车企承担;但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响应系统发出的接管请求,责任就又回到个人身上。适用场景一般是在路况较好、标识清晰的高速公路等特定路段。

L4级,车辆能在限定区域内实现无人驾驶,例如一些封闭园区、特定景区等。此时的事故责任由运营方承担。

理论上,L5级车辆能突破所有限制,但由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还未真正落地应用。

总之,智能驾驶法规针对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规定差异,是为了适应不同阶段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需求,保障智能驾驶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稳步前行,让这项先进技术更好地服务大众出行。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