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剐蹭如何算作肇事逃逸

2025-07-25 09:49 发布

汽车剐蹭后判定肇事逃逸需考量多个因素:

首先,明知发生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这无疑是逃逸行为。其次,当事人自认无责,驾车离开事故现场,这也构成逃逸。再者,有证据表明应知道发生事故却未停车,无故驶离,同样算作逃逸。比如一方剐蹭后未察觉,离开一段距离后经旁人提醒或自身发现异常返回,若在合理时间内返回且配合处理,不算逃逸;若拖延很久才回,可能被认定逃逸。

此外,虽将伤者送医,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或给伤者、家属留下假信息后离开,也属于肇事逃逸。总之,关键在于有无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及相应行为表现。例如,剐蹭后,一方因害怕担责,直接驾车快速驶离现场,就构成逃逸。若只是因正常原因离开,如留下联系方式等待处理,不属逃逸。

逃逸不仅加重责任,还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因此,发生剐蹭事故,应按规定处理,避免逃逸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何避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呢?首先,立即停车,这是避免被认定肇事逃逸的关键第一步。然后查看现场情况,若有人受伤,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22报警电话。若无人受伤且车辆可以移动,要积极与对方协商处理。

比如拍照留存证据,包括车辆碰撞部位、车牌号、全景等,以清晰记录事故现场。接着交换双方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号等信息,并尽快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以免造成交通拥堵。之后可以协商赔偿事宜,能自行达成协议最好;若协商不成,应等待交警处理。切不可自行离开现场后不配合处理,否则很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逸行

只要遵循这些规范流程,就能最大程度避免被误认肇事逃逸。了解清楚这些规则能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更好地应对。例如,剐蹭后未察觉而离开,后续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这其中的分寸把握十分关键。同时,若发生剐蹭事故,及时报案并积极配合处理是正确做法。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