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驾驶分为酒驾和醉驾两种情况:
酒驾是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20mg/100ml到80mg/100ml之间,属于违法行为,通常由交管部门处理,会暂扣驾照并处以罚款。醉驾则是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犯罪行为,法院会根据危险驾驶罪进行定罪处罚,可能会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情节,包括血液酒精含量、是否发生交通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否自首或坦白等。
如果血液酒精含量不高且没有加重情节,可能会适用缓刑。同时,交管部门会吊销驾照,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重新考取驾照。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如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初次酒驾,一般会被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再次酒驾,可能会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吊销驾驶证。对于醉驾,除了刑事处罚,还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醉驾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后,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也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总之,饮酒驾驶危害极大,切勿触碰法律红线。了解这些规定后,可能会进一步思考一些相关问题,例如醉驾造成交通事故后,除了刑事处罚,还需要承担哪些民事赔偿责任?或者,酒驾被暂扣驾照期间再次酒驾,会受到怎样的更严厉处罚?这些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明晰,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解答。
酒驾分为饮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被处以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如果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面临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
酒驾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如果酒驾者在事故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刑期将延长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在我国,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法律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即属醉酒驾驶。这里采用的是量化的酒精含量标准,只要经检测达到该数值,不论驾驶行为是否实际造成危害后果,均构成危险驾驶罪。此罪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