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后酒驾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酒驾会面临行政处罚,如暂扣驾照、罚款等。若达到醉驾标准,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撞车逃逸情节较轻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能被拘留15日以下。若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逃逸方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对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行为后果极为严重,提醒人们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务必遵守法律法规,杜绝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撞车酒驾后逃逸会面临怎样的处罚?首先,酒驾本身就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若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酒驾还会面临行政处罚。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酒驾,会被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再次酒驾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若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则属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撞车酒驾逃逸还需承担事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撞车后找人顶包,这种行为后果更为严重。首先,酒驾本身就违法,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若撞车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量刑更重。
而找人顶包属于妨碍司法公正行为。顶包者涉嫌包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酒驾者除了要承担上述酒驾和撞车的法律责任外,找人顶包行为也会被认定为从重处罚情节。司法机关一旦查明真相,会依法严惩,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当我们深刻认识到撞车后酒驾逃逸的严重违法性后,还需进一步了解相关细节。比如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如何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和方式,这其中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和计算标准。又或者,如果在逃逸后一段时间内主动投案,是否会对量刑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对于遭遇此类事件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若你对撞车后酒驾逃逸的法律责任、赔偿事宜等仍有疑问,不要彷徨,应积极面对、妥善处理事故。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且详尽的解答,助你明晰法律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酒驾肇事逃逸撞死人后果严重。刑法上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民事方面需承担巨额赔偿。此外,肇事者还可能面临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等行政处罚,个人信用记录受影响。 首先,酒驾肇事逃逸撞死人
酒驾逃逸处理结束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若仅涉及酒驾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被查获后,一般在作出行政处罚前的调查取证阶段,可能需几日至十数日。交警部门要对酒驾行为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证据确凿后,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作出罚款、暂扣或吊销
酒驾肇事后逃逸第二天自首是可行的。从法律角度来看,自首是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尽管酒驾肇事逃逸属于加重处罚情节,但自首行为仍然会对量刑产生积极影响。 在逃逸后第二天自首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会认定其自首行为。通常,司法机关会先确认酒驾及肇事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