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扣车

2025-07-28 10:51 发布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在特定情况下有权扣留事故车辆。

具体来说,若车辆未悬挂车牌、未放置检验和保险标志,或驾驶人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交警需要核实相关信息时,可以扣留车辆。此外,如果怀疑车辆使用了假证或其他证件,为了调查违法行为,交警也会暂扣车辆。

未按规定购买交强险的车辆,交警会扣车并督促当事人投保。客车或货车超载,交警会依法扣车处理超载违法行为。疑似拼装或报废车在道路上行驶,为消除安全隐患,交警也会扣留车辆。最后,发生交通事故时,交警为了收集证据,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车辆。

交警扣车的期限是有限制的。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交警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若交警超出法定期限未放车,这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例如向交警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确认扣车行为违法并责令放车;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交警部门承担相应责任。

交警扣车不还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可以因收集证据的需要扣留事故车辆,但必须妥善保管。若在规定期限内,交警扣车是合法的;若检验、鉴定完成后通知领取时间已过仍不归还车辆,则不符合法律规定。车主可以与交警部门沟通,了解不归还原因,并要求按规定放车。若沟通无果,可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或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车辆被交警扣押期间的保管费用通常由行政机关承担,也就是交警部门。在扣车结束后,如果车主对车辆在扣押期间是否有损坏存在疑问,可以要求对车辆进行检查,若有损坏可依法要求相关部门承担责任。对于事故扣车的更多细节,如扣车期限、后续提车流程等,车主可以通过专业法律建议来解决问题。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